文明為何出現在地震帶? 大地因何震動? 如何測量地震? 地震風險該如何評估? 地震可以預測嗎? 地震和海嘯如何預警? 建築物該如何防震?
火山爆發之前,我們有幾個禮拜的預警時間; 暴風雪來臨之前,有幾天的預警時間; 龍捲風侵襲之前,則只有幾個小時。 然而,科學家至今仍無法預測未來地震襲擊的時間和地點。 全球每年都會發生數千次地震, 許多人口稠密的城市處於未來可能發生災難性地震的危機中, 死傷人數可能高達好幾百萬。
地震學家穆森從事地震研究已有三十多年, 他將帶領讀者,在這本極具開創性見解的書中 展開一場豐富的知識之旅, 掌握關於地震的來龍去脈。 穆森在本書中深入探索 引發地震與海嘯的強大地質作用力如何被揭露。 他還解釋了為何某些地方會頻頻招來地震,例如加州、日本, 為何有些不太可能的地方,例如香港, 也有機會發生猛烈的地震。 地震真正的危險並非我們所預料的——而是我們預想不到的。 檢視地震預測的未來前景,面對全世界最可怕的自然災害之一, 穆森剖析了其背後的科學真相, 並且展現了當代工程打造防震城市的非凡成就。
台灣也是全球矚目的地震熱點, 讓我們審慎看待這股大自然中最狂暴的力量。
穆森Roger Musson
英國地質調查局的首席地震學家及發言人, 每逢重大地震,他都會為全球各大媒體講解地震始末, 包括《時代》雜誌、紐約時報、美聯社、路透社、 ABC、CNBC、BBC,以及國家地理頻道等。
作者目前定居於蘇格蘭愛丁堡。
譯者簡介
黃靜雅
台南市人,台灣大學大氣科學碩士(主修大氣環境)。
著有《台灣天氣變變變》(合著)、 譯有《看雲趣》、《觀念地球科學》。
除了大氣科學專長, 也曾出版音樂專輯「看月娘」(角頭音樂); 創作兒童音樂專輯「春天佇陀位」及「幸福的孩子愛唱歌」等, 2002年之後定居加拿大溫哥華,卻心繫台灣的一舉一動, 自稱是「用母親的眼睛與關懷萬物的心, 跨界地球大氣與原創音樂」的家庭主婦。